是不是大家身边都有这样一位荷兰留学生,虽然在荷兰呆了不短时间,但连一次荷兰的医院都没进过?
不进医院是因为TA身体倍儿棒从不生病吗?当然——不是!不进医院只是因为,(绝大多数)大病小病都在家庭医生的一板板扑热息痛中解决了……
对于很多第一次来到荷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们来说,有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学习适应,而其中最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事情当属 ——生病看医生🏥
在国内,身体有点儿不舒服可以直接去医院看医生,甚至还能先在手机上预约挂号,方便得很 🙌
然而在荷兰,可没有人会直接去医院看病(除非是救护车接你去🙏),生病看医生的正确流程是:打开手机找家庭医生——也就是所谓的GP(然后等着GP给你开一盒扑热息痛) 🧑⚕️
所以:真的不用去医院吗?我那位只会开扑热息痛的GP真的靠谱吗?
今天,就让荷导来和大家唠一唠,荷兰的医疗体系,和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扑热息痛……💊
在荷兰看病…小问题!
在了解在荷兰如何看病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荷兰的医疗体系 ⏭️ 荷兰的医疗体系分为初级保健护理和二级保健护理: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简单来说,大家可以直接联系的、不需要转诊(referral)的就是初级保健护理服务,最常见的比如家庭医生(GP)——如果有不舒服的话,可以直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联系GP。
那么相对的,需要转诊的服务就是二级保健护理服务,比如专科医生、医院等,接受二级服务需要来自一级的专业人士的转诊建议(比如家庭医生将你转诊到专科医生处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一些(冷)知识 🧀️
在荷兰,口腔护理、理疗服务(srds,理疗一般是需要转诊建议的)、家庭护理、社工等也属于初级保健护理;
而X光和心脏检查则属于二级保健护理服务,需要转诊建议。
了解清楚了荷兰的医疗体系构成,那么在荷兰看病的流程也就相对更清楚了:
第一步: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GP,general practitioner),并前往家庭医生处进行诊断治疗。一般的小病小灾在家庭医生这里就可以解决啦!
🤔️ 至于荷兰的GP到底为什么如此钟爱开扑热息痛,咱们一会儿再来吐槽orz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需要的)第二步:如果你的病症需要进一步的(更专业性的)治疗,则会由GP进一步帮你转诊给专科医生。
(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去看专科医生的话,一般要有GP或者其他渠道的转诊建议才行!)
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谷歌地图搜索huisarts(家庭医生的荷兰语),找到离自己最近的GP,然后在TA那里进行注册就可以啦!
身体有任何问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家庭医生。医生助理接听电话时,会首先询问你的症状,判断是否紧急。如果有出血等需要急救措施的,会让你立即来家庭医生这里进行紧急处理。
如果不是特别紧急,或想要进行常规性检查,那么医生助理会帮你预约具体时间,来诊所问诊。
此处划重点:如果大家想在荷兰打hpv疫苗,也是要从家庭医生这里进行预约的哦!

对于各位荷兰留学生来说,在达到荷兰之前,大家已经买好了学生保险。在保险覆盖的期限和范围内,大家看病的花费是可以进行报销的 💰
当大家(指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聊起荷兰的医疗体系时,没有一片扑热息痛不会被吐槽
扑热息痛(Paracetamol),对乙酰氨基酚,在网络上的定义是: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
在荷兰,除了药店,超市、日用品店、coffeeshop、甚至加油站都能买到扑热息痛,购买时并不需要医生的处方。
荷兰的家庭医生相当热衷于给患者开扑热息痛,以至于 ——
荷兰黑暗料理界最健康的食物、冰淇淋爱好者的福音:扑热息痛味冰淇淋
荷导曾听到过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同学“控诉”她的GP:我给我的GP打电话咨询,结果她问我 —— 你吃了多少扑热息痛?加量再吃吃试试呢?
而在疫情之前交通方便的时候,也有来自中国的同学会选择在假期直接订机票回国,一方面探亲休假,另一方面再做个细致全面的身体检查 🍵
国际人士对荷兰医生的治疗方式吐槽颇多,荷兰人自己也不是不知道。但在他们看来 —— 那纯属“没病找病(worried well)”
“来到这里(荷兰)的外籍人士通常都很年轻,且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他们常常感到不安全和担心,希望做一次从头到脚的CT扫描以确保安全。当然,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做各种检查,但极大可能你什么都检查不出来。这样做,不仅不必要地加剧了不安的情绪,而且还增加了每次检查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这是荷兰医生Anneke Dalinghaus的看法。在国际人士密度相对较大的埃因霍温地区,她常常会在开始为病人进行诊断治疗之前先和他们聊上一会儿。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医疗保健体系也有着不同的认知了解,和病人们介绍荷兰的医疗保健系统与他们原籍国的不同,是开始一段谈话的好机会……与病人建立这种联系是很重要的,这样TA就会接受我的这种治疗方式。然后之后的某一时刻,我们也会开始谈论与生活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关的其他事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但他们也可以从我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这是一种付出和回报的艺术"。
荷兰医生最害怕的事情 —— 患者对扑热息痛过敏
荷兰人的观念中,对待药物的态度普遍没有那么“依赖”,而在荷兰,药物的使用率也比其他国家都要低。
即使是儿童有一些小病小灾感冒发烧,父母也会选择让孩子自己扛过去。在荷兰人的观点中,让身体自然产生抵抗力,比依靠药物要好得多。
对于荷兰人来说,他们更注重福祉(well-being)而非单纯的健康问题。福祉是一个相对更宽的概念,不仅涉及身体健康,还涉及心理健康、社会角色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也正因此,荷兰的医疗体系与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体系都不同。这种不同,也是荷兰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
不知道今天的分享,有没有让各位即将前往荷兰的童鞋,对荷兰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未来的荷兰生活,也有了更清晰的画像呢(希望是好的画像
大家对于荷兰医生们这种“大病化小、小病化了、有事没事多吃扑热息痛”的态度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