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但给她offer,还给她奖学金!乌特勒支大学的心理学为何如此偏爱她?

  • 阅读(2346)
  • 发布:2021-09-07

硕士 ,乌特勒支大学

211到世界top50,大四在读就收获乌特offer


Sar同学的案例,可以看作是中国本科毕业生来荷兰念硕士的「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从211,到世界top50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只需要一个Unicube!

 

 

🌟【成功案例】🌟

学生:Sar

GPA:3.55/5

国内211大学西南大学本科应用心理学 ,国内高校世界排名855位左右;

曾经到台湾交换生半年。

 

在Unicube团队的辅导下,申请世界排名50位左右的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应用认知心理学硕士专业,成功录取!

 

 

「Sar同学的案例,可以看作是中国本科毕业生来荷兰念硕士的「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所以,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

 

优势大分析:

国内是211重点大学本科,参加校辩论社;

在校期间有交换生经历,有参加校辩论社经历;

有戒毒医院实习经历;有帮教授一起做实验的经历;

学校的老师有一位是荷兰毕业的博士。

 

Sar同学刚开始有来荷兰留学的想法,是因为本科的一位老师提议。这位大学老师,是一位曾经留学荷兰,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的博士。

TA向Sar同学极力推荐荷兰留学;并且贴心地推荐了三所心理学专业世界排名非常好的三所荷兰著名大学:

  • 自己的母校,莱顿大学

  • 荷兰首都的阿姆斯特丹大学

  • 荷兰最大的大学乌特勒支大学

 

「当然,Sar同学在申请荷兰大学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很多申请荷兰留学的中国学生的“通病”」

 

问题小分析:

1. 迷茫;大多数刚刚毕业,或者即将本科毕业的中国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尤其是「职业规划」问题,大多比较迷茫,没有什么想法...;

2. 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历;

3. GPA分数不高;

4. 英语撰写能力较弱;

 

问题一:迷茫,无清晰的未来规划

荷导遇到的跑来简短咨询,或者荷导手把手带着,一路申请到荷兰高校的中国学生,刚开始大多数出现这个问题:

不太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也不太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也更说不上来为什么要去荷兰留学...

在中国,这个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年轻人嘛,迷茫很正常,谁年轻的时候没有随波逐流过?

 

但是,这个才申请荷兰大学的过程中,这就是个大问题!

荷兰大学会在期待申请人的「动机信」中,看到每个人对未来的展望: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大学的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对你的未来是否具有重要性?

比如,通过这大学四年,或者硕士一年在荷兰的学习,能够达成自己内心的什么样的目标;换句话说,要明确地让荷兰大学知道:你申请的就是ta,ta要录取的人就是你!

反过来说,你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迷茫地给大学写信申请,大学也会“迷茫”:我为什么要录取你?你确定是要学我这个专业的?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关系!有点迷茫,不用怕!

荷导给“迷茫期”的Sar同学找来了专业导师Nana:她是Sar同学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同院系的学姐。

 

她给Sar同学带来一手的、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学校院系的”内部消息”!经过Nana导师的一番点拨指导,Sar同学很快知道:

从乌特勒支大学心理系能够学到什么?

毕业后学生们都从事了那些方面的工作?

学校给在校生的理想职业的规划路线是什么?

 

然后,经过反推,Sar同学思路顿开;在Nana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思路非常清晰有条理动机信,然后由Susie亲笔润色,字字句句写到了招生办老师心坎上的~

哇,这就是我们学院在招的学生啊!

 

 

问题二:GPA不够,社会实践来凑

 

Sar同学有个痛点,就是GPA不够突出,而乌特勒支大学心理学硕士排名高但是招生名额并不多,可想而知竞争会有多激烈!

在俩位导师的分析下,我们决定在社会实践上凸显Sar同学的优势。

与荷兰学生十几岁就出门打工,课余时候结伴去各种社会机构做志愿者不同;中国学生们大部分十八岁之前,都在一心一意地读书。即使有课余时间,周末假期,中国学生也被各种辅导班给淹没了...几乎没有人有过出门打工,或者去福利机构长期做义工的经历。

所以,荷导在跟Sar同学的沟通中,努力了解她以往的生活经历:比如,去戒毒所做实习;有在实验室帮老师忙~荷导最后把这个两个经历转换为:社会实践经历+工作经验(实验室助理),使简历上的工作内容条理清楚、职责清晰、项目硕果累累;

尤其是戒毒所的经历,不仅跟专业相关,还有非常细致的项目描述,成果转化!动机信中也结合了这一经历,体现出了Sar同学医者仁心以及对科研的专注严谨。而Sar同学也成功要到了戒毒所实习主管大Boss的「推荐信」,一并递交。

 

 

问题三:英语语言能力

Sar同学如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申请文书撰写时,中文能力妙笔生花,但是转换成英语就颇感吃力。尤其是Sar同学的专业比较有深度,个人也很有思想;文书不仅仅涉及到专业,还涉及到对人文、社会的思考,及她的个人使命感,这一整套既要逻辑通畅,还要情感真实表达到位,确实比较费心思。

还好有Nana导师在专业内容、未来规划上进行把关,而Susie在语言上进行润色,Shuyi同学把控流程和进度,最后终于如期交上一套不错的文书申请材料!

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荷导与专业导师「2+1」三人帮的指导模式下,不仅让Sar同学大四在校期间,成功拿到乌特勒支大学应用认知心理学硕士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而且还成功申请到了5000欧的荷兰奖学金!省下了三分之一的学费!

 

对于Unicube学立方的服务,Sar同学说: